9月19日下午,在金花校区第三会议室,我校成功举行了“梦桃精神代代相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申报交流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邢冠蕾、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郑国峰一行来访我校,校长高岭、校党委副书记朱君强、副校长李鹏飞陪同出席,陕西省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及我校宣传部、党政办、档案馆、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朱君强主持。
副校长李鹏飞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梦桃精神代代相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的信任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研究基地筹建工作,自8月13日研究基地筹备座谈会召开以来,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基地建设,总结梳理提炼研究基地的内涵精髓,旨在为纺织工业培养人才的同时,对其思想政治方面进行全方位促进,完全符合我校“实业报国 负重奋进”的办学定位与传统。期望以此为载体在全校教工、学生加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的推广教育,发扬传承好“梦桃精神”,使之真正落到实处。相信在马书记、高校长的全力支持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赋予研究基地更丰富的宣传形式,为做好基地建设保驾护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松从立项依据、拟开展研究内容与特色、团队优势、平台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研究基地前期筹备情况和今后发展思路。邢冠蕾宣读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关于同意设立“梦桃精神代代相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的函》。与会人员随后互动交流,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对科研基地的筹备方案、运行建设、发展预期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换意见建议,气氛浓厚热烈。
座谈会上,杨纪朝谈到,设立这样一个由学校、企业、社团组织联合而成,集各方优势与力量于一身的研究基地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基地服务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探索研究出新方法精神特点,令“梦桃精神” 得以更好相传。“梦桃精神”在陕西家喻户晓,而在全国纺织行业却了解有限,这也成为基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纺织行业发展不仅仅是产能的增速,更注重时尚、科学、软实力及精神文化的追求,因此以基地作为抓手,在行业内传播发扬“梦桃精神”,开展多元化的研究形式,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产出大量标志性成果申报科技进步奖项,不断提升基地的社会影响力,使“梦桃精神”与“西迁精神”“延安精神”一道,成为光辉璀璨的中华文明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校长高岭在会上作总结讲话。他多次感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相关各方倾尽所能对学校给予的指导与期望,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在纺织职工思想政治领域已可发挥现有优势特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学校将与联合方加强深度合作,真正成为思政教育的参谋助手和业内认可的研究标杆。他指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让任何一人掉队”作为“梦桃精神”的内涵所在,对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启发与借鉴,要深刻领悟其核心实质,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平台团队,使之形成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施以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培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他提出,基地的设立可谓恰逢其时、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表现,学校系出名门,基础雄厚,曾为中国纺织工业做出重要贡献,坚持纺织服装的办学初心矢志不渝,未来如何把握机遇,谋划发展,将面临极大考验。加大开放力度,争取多方面支持,建立更紧密联系,强化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则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举措和路径。学校也将在党委的领导下,举全校之力,把“梦桃精神”的思想理念认真加以贯彻实施,把研究成果与发展中面对的问题加以仔细比对,进而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拓展科研内核,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全力以赴做好基地建设。
副书记朱君强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表示研究基地将以此为鞭策鼓励,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为全校学生弘扬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为纺织行业传播传承“梦桃精神”不断努力,同时有信心有决心建设好基地,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旗帜。推动“梦桃精神”走向企业,走向社会,绽放时代光芒。
此次“梦桃精神代代相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的成功获批是学校践行发扬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梦桃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理论研究与纺织行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对接尝试,为培养具有“梦桃精神”的纺织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撰稿:阎迪 审核:朱耀麟)
